不過,農業畢竟是一項職業,如果沒有辦法賺到足夠多的錢,還是無以為繼的。洪恩斌表示,怎麼樣讓青農能夠生存下去,的確是最迫切的問題。尤其是小孩出生之後,他更需要穩定的經濟基礎。這時候農業容易受氣候影響的天性,就成為他必須克服的難關。
以今年2021為例,年初的時候臺灣正在經歷50年以來最大的乾旱。水庫蓄水量見底,中部地區相當倚賴的德基水庫甚至只剩1%。四月初許多地區開始限水措施,而用水量大的農業也受到很大的衝擊。洪恩斌告訴我們,他在溝頭農地種植的第一期稻作,當時正需要水源灌溉,因為缺水而使得稻作生長受到影響。6月中旬之後,梅雨季和後來的幾個颱風帶來龐大雨量,又因短時間內的暴雨而傷害禾稼。越是個體經營的小農,面對災損的風險越大。只有看著機器收割的時候,小農才能暫時放心。
雖然遇到許多的困難,但是洪恩斌從來沒有後悔返鄉務農的選擇。他認為讓大眾對農業的觀念改變,是他繼續努力的方向。他的例子或許不能代表所有人,可是我們還是能從他的身上看到青農這個標籤背後,有多少不足為外人道的挑戰。